pi-dal

pi-dal

All science is either physics or the stamp collecting.
twitter
github
bilibili

《荒原狼(果麦经典)》读书笔记

《荒原狼(果麦经典)》读书笔记#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阅读时长: 4 小时

这是我在微信读书中阅读《荒原狼(果麦经典)》时记录的笔记和摘录。


出版人前言#

不,荒原狼的一瞥还看穿了整个时代,看穿了所有浮躁的装腔作势,所有追名逐利、浮华虚荣,所有自负浅薄的精神世界中的游戏 —— 啊!不幸的是,这一瞥还更为深刻地看穿了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在文化上的匮乏和无望。它直逼人性要害,在短短一瞬,就意味深长地道出了一位思想家,或许是位先知对尊严和人类生活意义的怀疑。这一瞥似乎在说:“看!我们就这么蠢!看!这就是人!” 一切名誉、才智,一切精神上的成就,一切对杰出的追求,对人性的伟大和不朽的追求,统统不过是场愚蠢的游戏!

我看见他身上的孤寂和他心灵的死亡。这一时期,我越来越意识到,这个痛苦之人的病不是发自他秉性中的缺陷,相反,源于他既丰富又无法和谐的天赋和力量。我断定哈勒是位擅长受苦的天才。依照尼采的某些说法,他自身孕育出一种天赋,一种无限而惊人的承受痛苦的才能。我同时断定,他的悲观不是基于蔑视世界,而是基于蔑视他自己,因为他在毫不留情地鞭挞批判各类机构、各种人物时,从未将他本人剔除在外。他的矛头总是最先直指他自己。他是他最先憎恶和否定的人……

他受过堪称慈爱,却极为严苛、虔诚的父母和老师的教育。这些人拿 “碾轧意志” 充当教育根本,但在这名学生身上,对个性的泯灭和意志的碾轧并未取得成功。他太强大,太倔强,太骄傲,天分太高。教育没能泯灭他的个性,却唯独教会他一件事:憎恶自己。反对他自己,反对他无辜而高贵的本体,耗尽了他整整一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无论如何,在这一点上,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基督徒,彻头彻尾的殉道者。他将他力所能及的一切尖酸刻薄、一切批判、一切邪恶、一切仇恨,首先指向他自己。而对待周围的人,他则持续不变地拿出英勇的气概和严肃的态度,去试着爱他们,公正地待他们,不伤害他们。因为在他心中,爱邻人和恨自己同样根深蒂固。如此一来,他整个一生都在佐证这样一个道理:不自爱的人不可能博爱,对自我的憎恶同样如此,它最终会如同极度的自私一样,招致可怕的孤立和绝望。

‘大多数人在不会游泳时不想游泳。’多么机趣,不是吗?他们当然不想游泳!他们为陆地而生,而非为水。他们当然也不愿思考,他们为活着而生,不为思考!是的,谁若思考,视思考为头等重要的事,他虽然可以持续深远地思考下去,但他却误把陆地当成水,终有一天会被淹死。”

他深知自己与世隔绝,但他不会自杀,因为残存的信念告诉他,他必须品尝痛苦,品尝心中邪恶的痛苦,直至终点。他必须死于忍受这种痛苦。

这全部的文字意味着一次地狱之旅,一次时而忧惧时而英勇的旅行,在幽暗的灵魂世界的混沌中,以意志穿越地狱,直面混沌,忍受邪恶,直至终点。

每个时代、每种文化、每种习俗和传统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有与之相宜的柔和与冷酷,美与残忍,都视承受某些苦难、忍耐某种恶习为理所当然。人类唯有生活在两个时代、两种文化和宗教的冲突间,才真正受苦,如入地狱。

不,荒原狼的一瞥还看穿了整个时代,看穿了所有浮躁的装腔作势,所有追名逐利、浮华虚荣,所有自负浅薄的精神世界中的游戏 —— 啊!不幸的是,这一瞥还更为深刻地看穿了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在文化上的匮乏和无望。它直逼人性要害,在短短一瞬,就意味深长地道出了一位思想家,或许是位先知对尊严和人类生活意义的怀疑。这一瞥似乎在说:“看!我们就这么蠢!看!这就是人!” 一切名誉、才智,一切精神上的成就,一切对杰出的追求,对人性的伟大和不朽的追求,统统不过是场愚蠢的游戏!

我看见他身上的孤寂和他心灵的死亡。这一时期,我越来越意识到,这个痛苦之人的病不是发自他秉性中的缺陷,相反,源于他既丰富又无法和谐的天赋和力量。我断定哈勒是位擅长受苦的天才。依照尼采的某些说法,他自身孕育出一种天赋,一种无限而惊人的承受痛苦的才能。我同时断定,他的悲观不是基于蔑视世界,而是基于蔑视他自己,因为他在毫不留情地鞭挞批判各类机构、各种人物时,从未将他本人剔除在外。他的矛头总是最先直指他自己。他是他最先憎恶和否定的人……

他受过堪称慈爱,却极为严苛、虔诚的父母和老师的教育。这些人拿 “碾轧意志” 充当教育根本,但在这名学生身上,对个性的泯灭和意志的碾轧并未取得成功。他太强大,太倔强,太骄傲,天分太高。教育没能泯灭他的个性,却唯独教会他一件事:憎恶自己。反对他自己,反对他无辜而高贵的本体,耗尽了他整整一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无论如何,在这一点上,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基督徒,彻头彻尾的殉道者。他将他力所能及的一切尖酸刻薄、一切批判、一切邪恶、一切仇恨,首先指向他自己。而对待周围的人,他则持续不变地拿出英勇的气概和严肃的态度,去试着爱他们,公正地待他们,不伤害他们。因为在他心中,爱邻人和恨自己同样根深蒂固。如此一来,他整个一生都在佐证这样一个道理:不自爱的人不可能博爱,对自我的憎恶同样如此,它最终会如同极度的自私一样,招致可怕的孤立和绝望。

‘大多数人在不会游泳时不想游泳。’多么机趣,不是吗?他们当然不想游泳!他们为陆地而生,而非为水。他们当然也不愿思考,他们为活着而生,不为思考!是的,谁若思考,视思考为头等重要的事,他虽然可以持续深远地思考下去,但他却误把陆地当成水,终有一天会被淹死。”

他深知自己与世隔绝,但他不会自杀,因为残存的信念告诉他,他必须品尝痛苦,品尝心中邪恶的痛苦,直至终点。他必须死于忍受这种痛苦。

这全部的文字意味着一次地狱之旅,一次时而忧惧时而英勇的旅行,在幽暗的灵魂世界的混沌中,以意志穿越地狱,直面混沌,忍受邪恶,直至终点。

每个时代、每种文化、每种习俗和传统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有与之相宜的柔和与冷酷,美与残忍,都视承受某些苦难、忍耐某种恶习为理所当然。人类唯有生活在两个时代、两种文化和宗教的冲突间,才真正受苦,如入地狱。


1#

因为我所诅咒的、最为厌恶的,首先是这种市民气的满足、健康和惬意,这种精心维护的乐观,这种被滋养驯化的中庸和庸常。

我也喜欢这种反差:我的寂寞、我的冷酷无情和疲于奔命、我浑噩无序的生活与这种家庭及其市民气之间的反差。我喜欢在楼梯上呼吸这里安静有序、整洁守礼的温顺气息,它总是在我憎恨市民社会之余带给我感动。

啊!在我们过的这种心满意足的日子里,在市民气十足又精神匮乏的时代中,在眼下这些建筑、这些店铺里,在政治家和人群中,要捕获神的踪迹多么困难!我怎能不做一匹荒原狼,一个可怜的遁世者。世人的目标不是我的目标。世人的欢乐不是我的欢乐。

我就如我时常自诩的一样,是匹真正的荒原狼,一头迷失在它无法理解又深感陌生的世界中的野兽。它再也找不到它的家,它的空气,它的食物。

即便我是只迷途的野兽,无法理解周遭的世界,我愚昧的生活也有意义,我身上的某些东西,也能给予回应,接收来自高远世界的呼唤。

谁在他生命的废墟上寻找残破的意义,忍受着无意义之事的折磨,过着近乎疯狂的日子,却秘密地在最后的迷狂与混乱中,渴望启示和亲近上帝?

因为我所诅咒的、最为厌恶的,首先是这种市民气的满足、健康和惬意,这种精心维护的乐观,这种被滋养驯化的中庸和庸常。

我也喜欢这种反差:我的寂寞、我的冷酷无情和疲于奔命、我浑噩无序的生活与这种家庭及其市民气之间的反差。我喜欢在楼梯上呼吸这里安静有序、整洁守礼的温顺气息,它总是在我憎恨市民社会之余带给我感动。

啊!在我们过的这种心满意足的日子里,在市民气十足又精神匮乏的时代中,在眼下这些建筑、这些店铺里,在政治家和人群中,要捕获神的踪迹多么困难!我怎能不做一匹荒原狼,一个可怜的遁世者。世人的目标不是我的目标。世人的欢乐不是我的欢乐。

我就如我时常自诩的一样,是匹真正的荒原狼,一头迷失在它无法理解又深感陌生的世界中的野兽。它再也找不到它的家,它的空气,它的食物。

即便我是只迷途的野兽,无法理解周遭的世界,我愚昧的生活也有意义,我身上的某些东西,也能给予回应,接收来自高远世界的呼唤。

谁在他生命的废墟上寻找残破的意义,忍受着无意义之事的折磨,过着近乎疯狂的日子,却秘密地在最后的迷狂与混乱中,渴望启示和亲近上帝?


2#

追求权力者毁于权力,追求财富者毁于财富,卑躬屈膝者毁于盲从,贪图淫乐者毁于贪欲,而荒原狼,则毁于他的特立独行。他达到了目的,越来越独立而为,没有人能朝他发号施令,他从不听命于人。他自由而独立地决定他的行为和取舍。每个强大的人都毋庸置疑,能得到他内心真正追求的东西。但获得自由的哈里却突然意识到,他的自由是死亡。他孑然一身,世界以一种可怕的方式让他陷入寂静。人们对他漠不关心,他对自己也漠不关心。他在越来越稀薄的空气中渐渐窒息。他孤独,与旁人毫无关联。于是他处于如下境地:孤独和独立不再是他的愿望和目标,而是他的命运,他的审判。魔咒一旦生效,就再也无法收回。

就这样,他总是认可和肯定他天性和作为的一半。他的一半反抗着另一半,一半否定着另一半。他出身于一个有教养的市民家庭,在固化的礼仪和习俗中长大。他灵魂的一部分始终维系在这个世界的秩序中,尽管他早已形成了超越市民规范认可尺度的个性,早已从市民理想和信仰中跳脱出来。

的确,市民阶级的生命力绝非来自他们中正常成员的品性,而是来自他们中大量存在的边缘人。由于市民群体的理想模糊不清,具有弹性,众多边缘人、众多顽强野蛮之人得以被收纳进来。我们的荒原狼哈里就是典型一例。荒原狼,一个远远超越了衡量市民的准则,发育出个体性的人;一个懂得陶醉于冥想,正如懂得窃喜于仇恨和自我仇恨的人;一个蔑视法律、美德和常识,却依然是市民精神的囚徒,无法摆脱市民性束缚的人。如此一来,广泛的人群驻扎在真正具备市民性的原生人群周围,他们成千上万,富有生命力和智慧。他们个个超越了市民精神,肩负使命,以势在必行的态势活出了生命的强度,却又个个出于幼稚的情感依附于市民性,沾染了弱化的生命强度,以某种方式滞留在市民群体中间,属于它,受其约束,为其服务

他们中唯有最强大的人,才能冲破市民性的大气,步入宇宙,其余人则认命或最终妥协。他们蔑视它,又属于它。为了生存,他们最终必须肯定它,强化它,赞美它。这虽不致让这群人陷入悲剧,却足以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灾祸和厄运。他们的天赋在灾祸和厄运的地狱中煎熬着结出硕果。少数挣脱束缚的人步入绝对境地,他们以令人钦佩的方式走向毁灭。他们是悲剧的。他们是极少数。其他那些依然受市民性制约的人,常常因才华受到市民群体的尊重。在他们面前,敞开着一道第三王国之门,一个虚构却独立自主的世界:幽默。而不得安宁的荒原狼们,则持续忍受着可怕的苦难,他们缺乏走向悲剧、冲破束缚、步入星空所必需的力量。他们能感知绝对境地的召唤,却无法在绝对境地生活:假如他们的精神能在痛苦中变得强大而灵活,那么他们自当发现通往幽默的均衡之路。幽默始终存在于市民气中,尽管真正的市民没有能力理解幽默。在幽默的幻觉天体,荒原狼们全部棘手而复杂的理想均有望得以实现。

活在尘世,就像并非活在尘世,尊重法律,又超越法律,去占有,一若一无所有,去放弃,又似乎绝不放弃 —— 所有这些深得青睐、不断被表达的崇高处世之道,唯有幽默有能力实现它。

为了实现这种目标,或为了有朝一日他能有勇气纵身跃入宇宙,像他这样一匹荒原狼必须直面自身,考察灵魂深处的混乱,获得足够的自我意识。这样一来,他可疑的存在将显现其不可变更性,他将不可能一次次从欲望的深渊逃向伤感的哲学慰藉,再从这种慰藉逃向对狼性的盲目陶醉。狼和人将被迫脱下错误的感性面具,赤裸地直视彼此。他们要么破裂、永恒分离,以致永无荒原狼,要么在幽默之光中缔结理智的姻缘。

因为人类没有高级思维能力。即便是最有智慧学识的人,也经常戴着极其天真粗陋、充满谎言的程式化眼镜看待世界和自己 —— 尤其是看待自己!

假如那些天赋过人又温柔细腻的人类灵魂,能渐渐意识到他们人格的多重性,假如他们,每位天才,都能摆脱人格单一的妄念,感知到 “我” 不是单独,而是多重,由多个部分组成,那么只要他们表达出这种意识和感知,多数人就会立即将他们囚禁起来并求助科学,确诊他们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以免从这些不幸者口中听闻真理的呐喊。

可以说,人不是固定的、持续不变的构造(这是古代理想,虽然有悖当时哲人们的直觉)。人是过渡,是自然与精神间一座狭长而危险的桥梁。他内在的使命是走向精神,走向上帝,而热诚的内在渴望则驱使他回归自然,回归母体:他的生命战战兢兢地摇摆在两种力量间。

追求权力者毁于权力,追求财富者毁于财富,卑躬屈膝者毁于盲从,贪图淫乐者毁于贪欲,而荒原狼,则毁于他的特立独行。他达到了目的,越来越独立而为,没有人能朝他发号施令,他从不听命于人。他自由而独立地决定他的行为和取舍。每个强大的人都毋庸置疑,能得到他内心真正追求的东西。但获得自由的哈里却突然意识到,他的自由是死亡。他孑然一身,世界以一种可怕的方式让他陷入寂静。人们对他漠不关心,他对自己也漠不关心。他在越来越稀薄的空气中渐渐窒息。他孤独,与旁人毫无关联。于是他处于如下境地:孤独和独立不再是他的愿望和目标,而是他的命运,他的审判。魔咒一旦生效,就再也无法收回。

就这样,他总是认可和肯定他天性和作为的一半。他的一半反抗着另一半,一半否定着另一半。他出身于一个有教养的市民家庭,在固化的礼仪和习俗中长大。他灵魂的一部分始终维系在这个世界的秩序中,尽管他早已形成了超越市民规范认可尺度的个性,早已从市民理想和信仰中跳脱出来。

的确,市民阶级的生命力绝非来自他们中正常成员的品性,而是来自他们中大量存在的边缘人。由于市民群体的理想模糊不清,具有弹性,众多边缘人、众多顽强野蛮之人得以被收纳进来。我们的荒原狼哈里就是典型一例。荒原狼,一个远远超越了衡量市民的准则,发育出个体性的人;一个懂得陶醉于冥想,正如懂得窃喜于仇恨和自我仇恨的人;一个蔑视法律、美德和常识,却依然是市民精神的囚徒,无法摆脱市民性束缚的人。如此一来,广泛的人群驻扎在真正具备市民性的原生人群周围,他们成千上万,富有生命力和智慧。他们个个超越了市民精神,肩负使命,以势在必行的态势活出了生命的强度,却又个个出于幼稚的情感依附于市民性,沾染了弱化的生命强度,以某种方式滞留在市民群体中间,属于它,受其约束,为其服务

他们中唯有最强大的人,才能冲破市民性的大气,步入宇宙,其余人则认命或最终妥协。他们蔑视它,又属于它。为了生存,他们最终必须肯定它,强化它,赞美它。这虽不致让这群人陷入悲剧,却足以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灾祸和厄运。他们的天赋在灾祸和厄运的地狱中煎熬着结出硕果。少数挣脱束缚的人步入绝对境地,他们以令人钦佩的方式走向毁灭。他们是悲剧的。他们是极少数。其他那些依然受市民性制约的人,常常因才华受到市民群体的尊重。在他们面前,敞开着一道第三王国之门,一个虚构却独立自主的世界:幽默。而不得安宁的荒原狼们,则持续忍受着可怕的苦难,他们缺乏走向悲剧、冲破束缚、步入星空所必需的力量。他们能感知绝对境地的召唤,却无法在绝对境地生活:假如他们的精神能在痛苦中变得强大而灵活,那么他们自当发现通往幽默的均衡之路。幽默始终存在于市民气中,尽管真正的市民没有能力理解幽默。在幽默的幻觉天体,荒原狼们全部棘手而复杂的理想均有望得以实现。

活在尘世,就像并非活在尘世,尊重法律,又超越法律,去占有,一若一无所有,去放弃,又似乎绝不放弃 —— 所有这些深得青睐、不断被表达的崇高处世之道,唯有幽默有能力实现它。

为了实现这种目标,或为了有朝一日他能有勇气纵身跃入宇宙,像他这样一匹荒原狼必须直面自身,考察灵魂深处的混乱,获得足够的自我意识。这样一来,他可疑的存在将显现其不可变更性,他将不可能一次次从欲望的深渊逃向伤感的哲学慰藉,再从这种慰藉逃向对狼性的盲目陶醉。狼和人将被迫脱下错误的感性面具,赤裸地直视彼此。他们要么破裂、永恒分离,以致永无荒原狼,要么在幽默之光中缔结理智的姻缘。

因为人类没有高级思维能力。即便是最有智慧学识的人,也经常戴着极其天真粗陋、充满谎言的程式化眼镜看待世界和自己 —— 尤其是看待自己!

假如那些天赋过人又温柔细腻的人类灵魂,能渐渐意识到他们人格的多重性,假如他们,每位天才,都能摆脱人格单一的妄念,感知到 “我” 不是单独,而是多重,由多个部分组成,那么只要他们表达出这种意识和感知,多数人就会立即将他们囚禁起来并求助科学,确诊他们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以免从这些不幸者口中听闻真理的呐喊。

可以说,人不是固定的、持续不变的构造(这是古代理想,虽然有悖当时哲人们的直觉)。人是过渡,是自然与精神间一座狭长而危险的桥梁。他内在的使命是走向精神,走向上帝,而热诚的内在渴望则驱使他回归自然,回归母体:他的生命战战兢兢地摇摆在两种力量间。


3#

人” 不是完美的造物,而是一种精神需求,一种遥远的、既令人渴望又令人恐惧的可能性。在通往它的路上,恰恰是那些今天上了断头台,明天上了纪念碑的少数人,经受着可怕的折磨,又心醉神迷地走了短短一段 —— 荒原狼对此也有所感知。可是他身上与狼相对的被称为 “人” 的东西,却大部分无外乎是市民概念中的平庸之 “人”。哈里虽然能预知通往真正为人的道路,通往不朽者的道路,有时也能迈出微小迟疑的一步,并为此付出过痛苦和孤独的巨大代价,但在他的灵魂深处,他却害怕那至高要求,害怕去肯定并努力实现精神所求的真正成人,害怕走上通往永恒的窄路。他清楚地感觉到,这条路会带他走向更深的痛苦,令他遭人唾弃,逼他彻底放弃,或许会将他送上断头台 —— 即便这条路的尽头是诱人的不朽,他也不愿忍受痛苦中的痛苦,死亡中的死亡。尽管他比市民们对 “成为真正的人” 这一目标更有意识,却依然紧闭双眼,拒绝认清:绝望地依赖于 “我”,绝望又不愿去死,是通向永恒死亡的可靠道路,而去死,去脱胎换骨,将自我永恒地献身于变换,才是通达不朽的道路。

你已经走上一条 “成为人” 的更漫长、更艰难的道路。你的双重性格会更为频繁地激增。你的复杂性将更为复杂。你无法让世界缩小,无法让你的灵魂简化,相反,或许为了有一天能走向终点,走向安宁,你会将更多世界,最终将整个世界,嵌入你痛苦地扩张的灵魂中。这是佛陀走过的路,是每位伟大人物走过的路。他们中有人心明,有人无意,却都完成了这一冒险历程。每一次诞生都意味着挣脱宇宙,意味着与上帝的隔绝和分离,意味着痛苦的新生。而回归宇宙,废除个体分化的痛苦,成为上帝,意味着他的灵魂要扩张到能够重新包容整个宇宙。

一个有能力理解佛陀的人,一个对人性的升华与堕落有所感知的人,不该生活在一个被常识、民主和市民教育主宰的世界。他只是出于胆怯生活其中,而每当这个世界的尺度折磨困扰他,每当狭窄的市民社会空间对他来说过于拥挤时,他就将自身归咎于狼,却不想知道,狼有时是他身上最好的部分。

我们现在告别哈里,让他独自继续上路。假如他已站在不朽者之列,已抵达他视为艰难困苦之路的目的地,那么他该多么惊讶地回顾他的奔忙与迟疑,回顾他路上遭逢的荆棘遍布与曲折。他该如何对这匹荒原狼报以鼓舞的、谴责的、同情又愉快的微笑!

人” 不是完美的造物,而是一种精神需求,一种遥远的、既令人渴望又令人恐惧的可能性。在通往它的路上,恰恰是那些今天上了断头台,明天上了纪念碑的少数人,经受着可怕的折磨,又心醉神迷地走了短短一段 —— 荒原狼对此也有所感知。可是他身上与狼相对的被称为 “人” 的东西,却大部分无外乎是市民概念中的平庸之 “人”。哈里虽然能预知通往真正为人的道路,通往不朽者的道路,有时也能迈出微小迟疑的一步,并为此付出过痛苦和孤独的巨大代价,但在他的灵魂深处,他却害怕那至高要求,害怕去肯定并努力实现精神所求的真正成人,害怕走上通往永恒的窄路。他清楚地感觉到,这条路会带他走向更深的痛苦,令他遭人唾弃,逼他彻底放弃,或许会将他送上断头台 —— 即便这条路的尽头是诱人的不朽,他也不愿忍受痛苦中的痛苦,死亡中的死亡。尽管他比市民们对 “成为真正的人” 这一目标更有意识,却依然紧闭双眼,拒绝认清:绝望地依赖于 “我”,绝望又不愿去死,是通向永恒死亡的可靠道路,而去死,去脱胎换骨,将自我永恒地献身于变换,才是通达不朽的道路。

你已经走上一条 “成为人” 的更漫长、更艰难的道路。你的双重性格会更为频繁地激增。你的复杂性将更为复杂。你无法让世界缩小,无法让你的灵魂简化,相反,或许为了有一天能走向终点,走向安宁,你会将更多世界,最终将整个世界,嵌入你痛苦地扩张的灵魂中。这是佛陀走过的路,是每位伟大人物走过的路。他们中有人心明,有人无意,却都完成了这一冒险历程。每一次诞生都意味着挣脱宇宙,意味着与上帝的隔绝和分离,意味着痛苦的新生。而回归宇宙,废除个体分化的痛苦,成为上帝,意味着他的灵魂要扩张到能够重新包容整个宇宙。

一个有能力理解佛陀的人,一个对人性的升华与堕落有所感知的人,不该生活在一个被常识、民主和市民教育主宰的世界。他只是出于胆怯生活其中,而每当这个世界的尺度折磨困扰他,每当狭窄的市民社会空间对他来说过于拥挤时,他就将自身归咎于狼,却不想知道,狼有时是他身上最好的部分。

我们现在告别哈里,让他独自继续上路。假如他已站在不朽者之列,已抵达他视为艰难困苦之路的目的地,那么他该多么惊讶地回顾他的奔忙与迟疑,回顾他路上遭逢的荆棘遍布与曲折。他该如何对这匹荒原狼报以鼓舞的、谴责的、同情又愉快的微笑!


4#

只是,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认清,游戏也终有饱足之时。

只是,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认清,游戏也终有饱足之时。


5#

我对认知和见解不再有任何兴趣。恰恰是它们过度的豢养,我才承受着刺痛,才为能意识到并看清自己的处境感到羞耻。

但我迫切需要、绝对渴求的不是知识和观点,而是去经历,去决断,去撞击和飞跃。

但如果你需要别人的许可才能享受快乐,那你真是个可怜虫。

我曾多次表达过我的观点:每个民族甚至每个人,与其蒙蔽在捏造的政治追责问题上,不如审视自身,检讨自己以哪些错误、疏漏,哪些陈规陋习对战争和其他世上的灾难负有责任。这也许是避免下一场战争的唯一办法。他们因此不能原谅我。他们当然自认无辜:皇帝、将军、大工业家、政客、报刊 —— 都没有错,都不用承担责任。人们可以认为大地上除了躺着千万具阵亡的尸体外,一切都好极了!

思考一小时,反省片刻,扪心自问,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世间的混乱和邪恶 —— 你看,没人愿意这么做!一切还会一如既往地继续下去。一天一天,还会有成千上万人热衷于准备下一场战争。自从明白了这一点后,我就陷入绝望,身心麻痹。对我来说,我不再有祖国了,不再有理想。一切不过是为挑唆下一场战争的人预备的勋章。任何关于人道主义的思考、言说、书写都毫无意义,任何盘旋在头脑中的好思想都毫无意义 —— 两三个人这么做,却会有上千份报纸杂志,上千次演讲、公开或秘密的会议在日复一日地争取和实现相反的目标。

我们终有一死,一切都是徒劳。对这种真相的妥协,只会让生命变得平庸愚蠢。难道我们该放弃一切,放弃所有精神追求,放弃理想和人性?继续让野心和金钱来操弄我们,而我们只顾一杯杯喝着啤酒,等待下一次战时动员?

即便你知道你的斗争终将失败,你的生活仍不是平庸和愚蠢的,哈里,如果你为了美好事物和理想战斗,并认为你一定会成功,那倒要平庸得多。难道理想都能实现?我们人活着,难道是为战胜死亡?不,我们活着,是为畏惧死亡,再爱上它。正因为它,微弱的生命才绽放短暂的光芒。

我对认知和见解不再有任何兴趣。恰恰是它们过度的豢养,我才承受着刺痛,才为能意识到并看清自己的处境感到羞耻。

但我迫切需要、绝对渴求的不是知识和观点,而是去经历,去决断,去撞击和飞跃。

但如果你需要别人的许可才能享受快乐,那你真是个可怜虫。

我曾多次表达过我的观点:每个民族甚至每个人,与其蒙蔽在捏造的政治追责问题上,不如审视自身,检讨自己以哪些错误、疏漏,哪些陈规陋习对战争和其他世上的灾难负有责任。这也许是避免下一场战争的唯一办法。他们因此不能原谅我。他们当然自认无辜:皇帝、将军、大工业家、政客、报刊 —— 都没有错,都不用承担责任。人们可以认为大地上除了躺着千万具阵亡的尸体外,一切都好极了!

思考一小时,反省片刻,扪心自问,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世间的混乱和邪恶 —— 你看,没人愿意这么做!一切还会一如既往地继续下去。一天一天,还会有成千上万人热衷于准备下一场战争。自从明白了这一点后,我就陷入绝望,身心麻痹。对我来说,我不再有祖国了,不再有理想。一切不过是为挑唆下一场战争的人预备的勋章。任何关于人道主义的思考、言说、书写都毫无意义,任何盘旋在头脑中的好思想都毫无意义 —— 两三个人这么做,却会有上千份报纸杂志,上千次演讲、公开或秘密的会议在日复一日地争取和实现相反的目标。

我们终有一死,一切都是徒劳。对这种真相的妥协,只会让生命变得平庸愚蠢。难道我们该放弃一切,放弃所有精神追求,放弃理想和人性?继续让野心和金钱来操弄我们,而我们只顾一杯杯喝着啤酒,等待下一次战时动员?

即便你知道你的斗争终将失败,你的生活仍不是平庸和愚蠢的,哈里,如果你为了美好事物和理想战斗,并认为你一定会成功,那倒要平庸得多。难道理想都能实现?我们人活着,难道是为战胜死亡?不,我们活着,是为畏惧死亡,再爱上它。正因为它,微弱的生命才绽放短暂的光芒。


6#

因为我就像你。因为我和你一样孤独,和你一样,无法爱生活、爱人、爱自己,无法严肃地对待生活,对待他人和自己。我就像你。是的,总有些这样的人,对生活要求极高,又无法忍受生活的愚蠢和粗暴。

随着我过去自诩人格的逐步毁灭,我开始理解,为何从前的我如此绝望却极度害怕死亡。我开始意识到,对死亡可耻又可恶的畏惧,是我虚伪的市民气的一部分。那位哈里先生 —— 才华横溢的作家,精通莫扎特和歌德的音乐行家,曾撰写思考人性、思考艺术的形而上学、思考天才与悲剧的文章的有见地的写手,隐居斗室书堆中的感伤隐士,一步步堕入自我批判的深渊,却无法在任何一处证明自己。那位聪明有趣的哈里先生,虽然大肆宣扬理性和人性,激烈地抗议战争的残暴,却在战争期间并未遭受他的思想理应导致的恶果 —— 被拉赴刑场,处以枪决,而是找到了某种适应方式 —— 当然,是极为高尚体面的方式,却不过是一种妥协罢了。此外他本反对强权和剥削,却在银行里存有多家工商企业的证券,且毫无愧意地消费着这些证券的利息。一切莫不如是。哈里・哈勒巧妙地将自己伪装成理想主义者和愤世嫉俗者,伪装成悲伤的遁世者和愤怒的预言家,但骨子里,他不过是个布尔乔亚。他认为赫米娜过的那种日子卑贱下流,他为夜晚在饭馆挥霍时光和金钱感到气愤、良心不安,却并不寻求自身的解放和完美,相反,他极度渴望回到精神游戏仍能为他带来乐趣和声望的安逸年代,正如那些他蔑视和嘲讽的报纸读者们渴望回到战前的理想时光一样,因为比起在受苦中成长,那时的生活要惬意得多。见鬼!令人作呕的哈里先生!我还抓着他不放,抓着他濒临脱落的面具,留恋他卖弄才情,留恋他对无序和变故(包括死亡)的市民性恐慌。我讥笑妒嫉新生的哈里,那个有几分羞怯的舞场上可笑的半吊子,拿他和捏造的从前那幅理想中的哈里画像对比,并从中发现了自身一切致命的、与前几天教授家里的那幅恼人的歌德蚀版画完全一致的特征。而他自己,老哈里,原本正是这样一位被市民们理想化的歌德,一位精神上的英雄,目光高贵,周身如同打蜡般焕发出庄严、智慧和人性的光辉,因自己崇高的灵魂而得意忘形!见鬼,这幅可爱的画上如今戳出了几个不怀好意的窟窿,理想中的哈里先生已经悲惨地被肢解!他看上去就像一个被歹徒洗劫、穿着破烂的达官显贵。要是他够聪明,他就该学会扮演衣衫褴褛的贫者,可他偏偏自认破衣烂衫上仍挂着勋章,眼泪汪汪地要求继续得到他失去的尊严。

我们这些崇尚精神性的人,在现实中无家可归,与现实为敌,格格不入。为此,精神性在德意志的现实、历史、政治和公共舆论中如此卑微。固然,我经常思考这些问题,有时难免强烈地渴望去塑造现实,去认真负责地有所作为,而不仅仅从事审美和精神上的工艺活动,结果却总以屈服和向厄运低头告终。将军们和重工业家们说得没错:我们这些 “精神信徒” 百无一用。我们是一群可有可无、不谙世故、不负责任的空谈家。见鬼!真想拿起剃刀!

我再次领略了我在痛苦中长久遗忘的东西。它们是我一生的财富,并将继续不可磨灭地存在下去。这些经历已化作星辰,尽管被遗忘,却永恒不灭。它们是一串我生命中的传奇,而那熠熠星光就是我生存得坚如磐石的价值。我的生活艰辛不幸,奔波潦倒,让人陷入绝望,甚至否定人生 —— 它尝尽了人类命运之苦盐,却丰足自负,即便在痛苦中也活得如同王者。哪怕我在通往覆灭的路上荒废了年华,满是悲凄,我人生的核心仍是高贵的。它不卑贱,有品性,它不关乎金钱,却关乎星辰。

因为我就像你。因为我和你一样孤独,和你一样,无法爱生活、爱人、爱自己,无法严肃地对待生活,对待他人和自己。我就像你。是的,总有些这样的人,对生活要求极高,又无法忍受生活的愚蠢和粗暴。

随着我过去自诩人格的逐步毁灭,我开始理解,为何从前的我如此绝望却极度害怕死亡。我开始意识到,对死亡可耻又可恶的畏惧,是我虚伪的市民气的一部分。那位哈里先生 —— 才华横溢的作家,精通莫扎特和歌德的音乐行家,曾撰写思考人性、思考艺术的形而上学、思考天才与悲剧的文章的有见地的写手,隐居斗室书堆中的感伤隐士,一步步堕入自我批判的深渊,却无法在任何一处证明自己。那位聪明有趣的哈里先生,虽然大肆宣扬理性和人性,激烈地抗议战争的残暴,却在战争期间并未遭受他的思想理应导致的恶果 —— 被拉赴刑场,处以枪决,而是找到了某种适应方式 —— 当然,是极为高尚体面的方式,却不过是一种妥协罢了。此外他本反对强权和剥削,却在银行里存有多家工商企业的证券,且毫无愧意地消费着这些证券的利息。一切莫不如是。哈里・哈勒巧妙地将自己伪装成理想主义者和愤世嫉俗者,伪装成悲伤的遁世者和愤怒的预言家,但骨子里,他不过是个布尔乔亚。他认为赫米娜过的那种日子卑贱下流,他为夜晚在饭馆挥霍时光和金钱感到气愤、良心不安,却并不寻求自身的解放和完美,相反,他极度渴望回到精神游戏仍能为他带来乐趣和声望的安逸年代,正如那些他蔑视和嘲讽的报纸读者们渴望回到战前的理想时光一样,因为比起在受苦中成长,那时的生活要惬意得多。见鬼!令人作呕的哈里先生!我还抓着他不放,抓着他濒临脱落的面具,留恋他卖弄才情,留恋他对无序和变故(包括死亡)的市民性恐慌。我讥笑妒嫉新生的哈里,那个有几分羞怯的舞场上可笑的半吊子,拿他和捏造的从前那幅理想中的哈里画像对比,并从中发现了自身一切致命的、与前几天教授家里的那幅恼人的歌德蚀版画完全一致的特征。而他自己,老哈里,原本正是这样一位被市民们理想化的歌德,一位精神上的英雄,目光高贵,周身如同打蜡般焕发出庄严、智慧和人性的光辉,因自己崇高的灵魂而得意忘形!见鬼,这幅可爱的画上如今戳出了几个不怀好意的窟窿,理想中的哈里先生已经悲惨地被肢解!他看上去就像一个被歹徒洗劫、穿着破烂的达官显贵。要是他够聪明,他就该学会扮演衣衫褴褛的贫者,可他偏偏自认破衣烂衫上仍挂着勋章,眼泪汪汪地要求继续得到他失去的尊严。

我们这些崇尚精神性的人,在现实中无家可归,与现实为敌,格格不入。为此,精神性在德意志的现实、历史、政治和公共舆论中如此卑微。固然,我经常思考这些问题,有时难免强烈地渴望去塑造现实,去认真负责地有所作为,而不仅仅从事审美和精神上的工艺活动,结果却总以屈服和向厄运低头告终。将军们和重工业家们说得没错:我们这些 “精神信徒” 百无一用。我们是一群可有可无、不谙世故、不负责任的空谈家。见鬼!真想拿起剃刀!

我再次领略了我在痛苦中长久遗忘的东西。它们是我一生的财富,并将继续不可磨灭地存在下去。这些经历已化作星辰,尽管被遗忘,却永恒不灭。它们是一串我生命中的传奇,而那熠熠星光就是我生存得坚如磐石的价值。我的生活艰辛不幸,奔波潦倒,让人陷入绝望,甚至否定人生 —— 它尝尽了人类命运之苦盐,却丰足自负,即便在痛苦中也活得如同王者。哪怕我在通往覆灭的路上荒废了年华,满是悲凄,我人生的核心仍是高贵的。它不卑贱,有品性,它不关乎金钱,却关乎星辰。


7#

想是的!我满足于我的幸福,还能承受更多幸福。但假如这种幸福让我不时清醒个把钟头,唤醒我的渴望,那么我所渴望的,不是永远拥有这种幸福,而是去受苦,只是比过去苦得少一些,美一些。我渴望受苦。苦难让我甘愿去死,让我为死亡做好准备。

今天我想告诉你我早就知道,你也早就知道的事。不过,你可能没对自己说过。让我来告诉你我知道的,我和你,我们的命运。哈里,你是个艺术家、思想家,是个充满喜悦又有信仰的人。你始终在追求伟大和永恒,从不贪图漂亮和卑微的事物。可生活越是唤醒你,使你回归本性,你的危机感就越重,痛苦就越深,直至你陷入绝望和焦虑,透不过气来。而一切你所了解的神圣优美,你所热爱和尊敬的东西,你对人性和人类崇高命运的信念,都无法帮助你,都变得毫无价值,甚至化为乌有。你的信仰再也找不到可以呼吸的空气。窒息是一种痛苦的死法,对吗,哈里?这是你的命运吗?

你是对的,荒原狼,你完全正确,可你注定毁灭。对于当今这个简单舒适、容易满足的世界来说,你要求太高,诉求太多。它会抛弃你,因为你不合时宜。今天,活得快活的人,绝非你我之辈。想要真正的音乐,剔除噪音,希望灵魂取代金钱,真正的工作取代生意,真正的激情取代消遣 —— 对于有这些愿望的人来说,这个华丽的世界绝非他的家园……

学校里的所谓‘世界史’以及学生们为了受教育必须背诵的东西,所有英雄、天才,伟大事迹和情感,不过是以教育为目的捏造的骗局,以便孩子们在学龄期不得空闲。历来如此,未来也不会改变:时间和世界,财富和权力属于小人、庸人,而其他人,真正的人,除了死亡一无所有。

但是,每个真实行动的画面、真正情感的力量,即便无人知晓,无人看见,无人为后人记录保存下来,也隶属永恒。在永恒中,没有后世,唯有当下。

往往对此了解最多。他们为此创立了圣事,创立了他们的圣徒会。圣人才是真正的人,是救主的弟兄。通往他们的路需要我们以永不停歇的善举,坚定的信念和爱走完整整一生。早期的画家们将圣徒会描绘在一片金色的天空中,光芒四射,美丽和平 —— 它就是我之前说的‘永恒’,是时间和表象的彼岸国度。那是我们的归宿,我们的家。我们的心向往那里,荒原狼,这正是我们渴望死的原因。你会在那里看见你的歌德,你的诺瓦利斯和莫扎特。而我将找到我的圣人,克里斯托弗 [插图]、斐理伯・内里 [插图] 和所有圣人。许多圣人曾是邪恶的罪人。罪行可以成为一条通往神圣的路,罪人和恶人也可以成圣。

我又想起我的歌德梦,想起那位老智者,他超人般的笑,他和我开的不朽的玩笑。我现在才理解歌德的笑,那是不朽者之笑。这种笑不是朝向某人,它只是光,是神圣。它是一个真正的人经历了诸多痛苦、错误、恶习、激情和误解步入永恒,步入太空后留下的笑。而 “永恒” 无非是摆脱时间。某种意义上,永恒是返璞归真,是回归苍穹。

对此,我不屑一顾。我不是现代人,也不是老派人。我已出离时代,接近死亡,一心求死。我不反对多愁善感,我很高兴也很感激,在我焦灼的心中仍能感受到一丝类似多愁善感的情绪。于是我任凭自己堕入对老酒馆的回忆,对老旧而笨重的座椅的依恋,堕入烟酒的气味中,堕入这一切给我的一丝习惯、温暖,故乡的感觉。告别是美的,温柔的。我喜爱这里硬邦邦的座椅、粗笨的酒杯,喜爱阿尔萨斯酒的果味,喜爱这间酒馆中我熟悉的每样东西,喜爱那些失意的人,他们做梦般喝酒的样子,我早就是他们的弟兄。我在这里感受到的小市民愁绪,轻柔地糅杂着少年时老式客栈的浪漫气息。那时,客栈、红酒和雪茄还是被禁止的、陌生而美妙的事物。只是荒原狼并未一跃而起,朝我张牙舞爪,将我的感伤撕成碎片。我平静地坐着,被往事和如今业已衰微的命运余晖映红。

想是的!我满足于我的幸福,还能承受更多幸福。但假如这种幸福让我不时清醒个把钟头,唤醒我的渴望,那么我所渴望的,不是永远拥有这种幸福,而是去受苦,只是比过去苦得少一些,美一些。我渴望受苦。苦难让我甘愿去死,让我为死亡做好准备。

今天我想告诉你我早就知道,你也早就知道的事。不过,你可能没对自己说过。让我来告诉你我知道的,我和你,我们的命运。哈里,你是个艺术家、思想家,是个充满喜悦又有信仰的人。你始终在追求伟大和永恒,从不贪图漂亮和卑微的事物。可生活越是唤醒你,使你回归本性,你的危机感就越重,痛苦就越深,直至你陷入绝望和焦虑,透不过气来。而一切你所了解的神圣优美,你所热爱和尊敬的东西,你对人性和人类崇高命运的信念,都无法帮助你,都变得毫无价值,甚至化为乌有。你的信仰再也找不到可以呼吸的空气。窒息是一种痛苦的死法,对吗,哈里?这是你的命运吗?

你是对的,荒原狼,你完全正确,可你注定毁灭。对于当今这个简单舒适、容易满足的世界来说,你要求太高,诉求太多。它会抛弃你,因为你不合时宜。今天,活得快活的人,绝非你我之辈。想要真正的音乐,剔除噪音,希望灵魂取代金钱,真正的工作取代生意,真正的激情取代消遣 —— 对于有这些愿望的人来说,这个华丽的世界绝非他的家园……

学校里的所谓‘世界史’以及学生们为了受教育必须背诵的东西,所有英雄、天才,伟大事迹和情感,不过是以教育为目的捏造的骗局,以便孩子们在学龄期不得空闲。历来如此,未来也不会改变:时间和世界,财富和权力属于小人、庸人,而其他人,真正的人,除了死亡一无所有。

但是,每个真实行动的画面、真正情感的力量,即便无人知晓,无人看见,无人为后人记录保存下来,也隶属永恒。在永恒中,没有后世,唯有当下。

往往对此了解最多。他们为此创立了圣事,创立了他们的圣徒会。圣人才是真正的人,是救主的弟兄。通往他们的路需要我们以永不停歇的善举,坚定的信念和爱走完整整一生。早期的画家们将圣徒会描绘在一片金色的天空中,光芒四射,美丽和平 —— 它就是我之前说的‘永恒’,是时间和表象的彼岸国度。那是我们的归宿,我们的家。我们的心向往那里,荒原狼,这正是我们渴望死的原因。你会在那里看见你的歌德,你的诺瓦利斯和莫扎特。而我将找到我的圣人,克里斯托弗 [插图]、斐理伯・内里 [插图] 和所有圣人。许多圣人曾是邪恶的罪人。罪行可以成为一条通往神圣的路,罪人和恶人也可以成圣。

我又想起我的歌德梦,想起那位老智者,他超人般的笑,他和我开的不朽的玩笑。我现在才理解歌德的笑,那是不朽者之笑。这种笑不是朝向某人,它只是光,是神圣。它是一个真正的人经历了诸多痛苦、错误、恶习、激情和误解步入永恒,步入太空后留下的笑。而 “永恒” 无非是摆脱时间。某种意义上,永恒是返璞归真,是回归苍穹。

对此,我不屑一顾。我不是现代人,也不是老派人。我已出离时代,接近死亡,一心求死。我不反对多愁善感,我很高兴也很感激,在我焦灼的心中仍能感受到一丝类似多愁善感的情绪。于是我任凭自己堕入对老酒馆的回忆,对老旧而笨重的座椅的依恋,堕入烟酒的气味中,堕入这一切给我的一丝习惯、温暖,故乡的感觉。告别是美的,温柔的。我喜爱这里硬邦邦的座椅、粗笨的酒杯,喜爱阿尔萨斯酒的果味,喜爱这间酒馆中我熟悉的每样东西,喜爱那些失意的人,他们做梦般喝酒的样子,我早就是他们的弟兄。我在这里感受到的小市民愁绪,轻柔地糅杂着少年时老式客栈的浪漫气息。那时,客栈、红酒和雪茄还是被禁止的、陌生而美妙的事物。只是荒原狼并未一跃而起,朝我张牙舞爪,将我的感伤撕成碎片。我平静地坐着,被往事和如今业已衰微的命运余晖映红。


9#

职责这一概念我固然不懂,现在不懂,可过去我却经常与它打交道。我曾是名神学教授。此外我还当过兵,参过战。所有出于职责,所有听命权威和上级命令的事,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宁愿反其道而行之。虽说我不懂什么是职责,却懂得什么是罪责 —— 也许是一回事。母亲生下我,我就有罪。我注定被判活下去,隶属一个国家,成为士兵,去杀人,为军备纳税。而现在,就在此刻,我再次背负生命的罪责,像曾经参战时一样,不得不去杀戮。不过,这次是我心甘情愿,我已甘愿负罪。我根本不反对砸碎这个愚蠢而拥挤的世界,我愿意成为毁灭世界的帮手,也愿意同它一齐毁灭。

正如疯狂,在某种更高的意义上,一切智慧始于疯狂。也可以说,一切艺术和想象始于精神分裂症。对此,甚至学者们也有所认识,例如人们可以在《王子的魔力号角》这本有趣的书中读到:一位学者辛勤的工作,通过与一些疯子和关在疯人院中的艺术家的天才合作得以高贵 —— 拿着,收好这些形象。游戏会时常带给您快乐。您可以将今日令您不堪忍受的傀儡,那些败坏您游戏的形象,降级为明日无关紧要的配角。您可以将那些似乎注定一时倒霉、交厄运的可怜小角色在下一场游戏中变为公主。祝您愉快,我的先生。

我曾多么愚蠢和幼稚!现在我知道,无论驯兽师、牧师、将军还是疯子,他们头脑中谋划的思想和场景,同样丑陋、野蛮、邪恶、凶残而荒谬地盘踞在我身上。

职责这一概念我固然不懂,现在不懂,可过去我却经常与它打交道。我曾是名神学教授。此外我还当过兵,参过战。所有出于职责,所有听命权威和上级命令的事,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宁愿反其道而行之。虽说我不懂什么是职责,却懂得什么是罪责 —— 也许是一回事。母亲生下我,我就有罪。我注定被判活下去,隶属一个国家,成为士兵,去杀人,为军备纳税。而现在,就在此刻,我再次背负生命的罪责,像曾经参战时一样,不得不去杀戮。不过,这次是我心甘情愿,我已甘愿负罪。我根本不反对砸碎这个愚蠢而拥挤的世界,我愿意成为毁灭世界的帮手,也愿意同它一齐毁灭。

正如疯狂,在某种更高的意义上,一切智慧始于疯狂。也可以说,一切艺术和想象始于精神分裂症。对此,甚至学者们也有所认识,例如人们可以在《王子的魔力号角》这本有趣的书中读到:一位学者辛勤的工作,通过与一些疯子和关在疯人院中的艺术家的天才合作得以高贵 —— 拿着,收好这些形象。游戏会时常带给您快乐。您可以将今日令您不堪忍受的傀儡,那些败坏您游戏的形象,降级为明日无关紧要的配角。您可以将那些似乎注定一时倒霉、交厄运的可怜小角色在下一场游戏中变为公主。祝您愉快,我的先生。

我曾多么愚蠢和幼稚!现在我知道,无论驯兽师、牧师、将军还是疯子,他们头脑中谋划的思想和场景,同样丑陋、野蛮、邪恶、凶残而荒谬地盘踞在我身上。


10#

而我们相反,已找到自身,在以太之星照耀的冰面。不认时辰,也不识昼夜,非男非女,亦无老无幼。…… 清冷不移是我们永恒之存在,清冷如星光灿烂,是我们永恒的笑声。

正如生活,所谓现实,颠覆了世间生动的图像游戏,让亨德尔的音乐之后,来一场关于如何隐瞒中型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的报告,将迷人的管弦乐变成一团令人倒胃的声音黏液,将报告中的骗术和过分卖力的鼓吹,它不毛之地上的生计所需和虚荣心,塞入理念和现实,管弦乐和耳道的夹缝中。整个生活都是如此,我的小家伙。我们只能听之任之。假如我们不是蠢得像头驴,我们就该付之一笑。像您这类人根本无权批评收音机或生活。您最好先学会倾听!学会认真对待值得认真对待的事物,嘲笑其他事物!难道您自己做得更好、更高尚、更智慧、更格调高雅?哦不,哈勒先生,您没有。您将您的生活搞成了一部可怕的病史,将您的天赋变为不幸。

听上去就像您制造的灾难还不够多!现在矫饰和谋杀该结束了,您该理智点!您要活,要学会笑。您要学会听生活中该死的广播音乐,学会尊重它背后的精神,嘲笑其中的渣滓。结束了,这就是我对您的全部要求。

我知道了口袋中装有千百万生活游戏的棋子,震惊地预感到其中意味。我愿再次开始游戏,再次品尝它的苦,再次为它的荒谬战栗,再次并不断地徘徊在我内心的地狱。

而我们相反,已找到自身,在以太之星照耀的冰面。不认时辰,也不识昼夜,非男非女,亦无老无幼。…… 清冷不移是我们永恒之存在,清冷如星光灿烂,是我们永恒的笑声。

正如生活,所谓现实,颠覆了世间生动的图像游戏,让亨德尔的音乐之后,来一场关于如何隐瞒中型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的报告,将迷人的管弦乐变成一团令人倒胃的声音黏液,将报告中的骗术和过分卖力的鼓吹,它不毛之地上的生计所需和虚荣心,塞入理念和现实,管弦乐和耳道的夹缝中。整个生活都是如此,我的小家伙。我们只能听之任之。假如我们不是蠢得像头驴,我们就该付之一笑。像您这类人根本无权批评收音机或生活。您最好先学会倾听!学会认真对待值得认真对待的事物,嘲笑其他事物!难道您自己做得更好、更高尚、更智慧、更格调高雅?哦不,哈勒先生,您没有。您将您的生活搞成了一部可怕的病史,将您的天赋变为不幸。

听上去就像您制造的灾难还不够多!现在矫饰和谋杀该结束了,您该理智点!您要活,要学会笑。您要学会听生活中该死的广播音乐,学会尊重它背后的精神,嘲笑其中的渣滓。结束了,这就是我对您的全部要求。

我知道了口袋中装有千百万生活游戏的棋子,震惊地预感到其中意味。我愿再次开始游戏,再次品尝它的苦,再次为它的荒谬战栗,再次并不断地徘徊在我内心的地狱。


译后记#

灵魂就像 “千百层薄皮组成的葱头,无数根细线构成的织物”。他意识到善与恶可以在理性的建构和反思中相互依存,意识到在治愈的路上,人必须以幽默接受生活,在自我嘲讽和嘲讽文化与社会的不足中调和自我。唯有幽默地看待现实,唯有在生命中轻盈地跳舞,开怀大笑,人才能找到摆脱生存危机的出路,在抵达完善的征程中迈出微小的一步。这是一场对生而为人的最残酷的庆祝,是一部反对平庸的充满勇气的诗篇。它揭示了欲望与恐惧的荒谬,以诚实和坦率的态度,承认并处理了内在无意识的火山爆发。

灵魂就像 “千百层薄皮组成的葱头,无数根细线构成的织物”。他意识到善与恶可以在理性的建构和反思中相互依存,意识到在治愈的路上,人必须以幽默接受生活,在自我嘲讽和嘲讽文化与社会的不足中调和自我。唯有幽默地看待现实,唯有在生命中轻盈地跳舞,开怀大笑,人才能找到摆脱生存危机的出路,在抵达完善的征程中迈出微小的一步。这是一场对生而为人的最残酷的庆祝,是一部反对平庸的充满勇气的诗篇。它揭示了欲望与恐惧的荒谬,以诚实和坦率的态度,承认并处理了内在无意识的火山爆发。


本文由 WeRead-xLog 同步工具自动生成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