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al

pi-dal

All science is either physics or the stamp collecting.
twitter
github
bilibili

《荒原狼(果麥經典)》讀書筆記

《荒原狼(果麥經典)》讀書筆記#

作者: [德] 赫爾曼・黑塞
閱讀時長: 4 小時

這是我在微信讀書中閱讀《荒原狼(果麥經典)》時記錄的筆記和摘錄。


出版人前言#

不,荒原狼的一瞥還看穿了整個時代,看穿了所有浮躁的裝腔作勢,所有追名逐利、浮華虛榮,所有自負淺薄的精神世界中的遊戲 —— 啊!不幸的是,這一瞥還更為深刻地看穿了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精神世界、我們在文化上的匱乏和無望。它直逼人性要害,在短短一瞬,就意味深長地道出了一位思想家,或許是位先知對尊嚴和人類生活意義的懷疑。這一瞥似乎在說:“看!我們就這麼蠢!看!這就是人!” 一切名譽、才智,一切精神上的成就,一切對傑出的追求,對人性的偉大和不朽的追求,統統不過是場愚蠢的遊戲!

我看見他身上的孤寂和他心靈的死亡。這一時期,我越來越意識到,這個痛苦之人的病不是發自他秉性中的缺陷,相反,源於他既豐富又無法和諧的天賦和力量。我斷定哈勒是位擅長受苦的天才。依照尼采的某些說法,他自身孕育出一種天賦,一種無限而驚人的承受痛苦的才能。我同時斷定,他的悲觀不是基於蔑視世界,而是基於蔑視他自己,因為他在毫不留情地鞭撻批判各類機構、各種人物時,從未將他本人剔除在外。他的矛頭總是最先直指他自己。他是他最先憎惡和否定的人……

他受過堪稱慈愛,卻極為嚴苛、虔誠的父母和老師的教育。這些人拿 “碾轧意志” 充當教育根本,但在這名學生身上,對個性的泯滅和意志的碾轧並未取得成功。他太強大,太倔強,太驕傲,天分太高。教育沒能泯滅他的個性,卻唯獨教會他一件事:憎惡自己。反對他自己,反對他無辜而高貴的本體,耗尽了他整整一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無論如何,在這一點上,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基督徒,徹頭徹尾的殉道者。他將他力所能及的一切尖酸刻薄、一切批判、一切邪惡、一切仇恨,首先指向他自己。而對待周圍的人,他則持續不變地拿出英勇的氣概和嚴肅的態度,去試著愛他們,公正地待他們,不傷害他們。因為在他心中,愛鄰人和恨自己同樣根深蒂固。如此一來,他整個一生都在佐證這樣一個道理:不自愛的人不可能博愛,對自我的憎惡同樣如此,它最終會如同極度的自私一樣,招致可怕的孤立和絕望。

‘大多數人在不會游泳時不想游泳。’多麼機趣,不是嗎?他們當然不想游泳!他們為陸地而生,而非為水。他們當然也不願思考,他們為活著而生,不為思考!是的,誰若思考,視思考為頭等重要的事,他雖然可以持續深遠地思考下去,但他卻誤把陸地當成水,終有一天會被淹死。”

他深知自己與世隔絕,但他不會自殺,因為殘存的信念告訴他,他必須品嘗痛苦,品嘗心中邪惡的痛苦,直至終點。他必須死於忍受這種痛苦。

這全部的文字意味著一次地獄之旅,一次時而憂懼時而英勇的旅行,在幽暗的靈魂世界的混沌中,以意志穿越地獄,直面混沌,忍受邪惡,直至終點。

每個時代、每種文化、每種習俗和傳統都有自己的風格,都有與之相宜的柔和與冷酷,美與殘忍,都視承受某些苦難、忍耐某種惡習為理所當然。人類唯有生活在兩個時代、兩種文化和宗教的衝突間,才真正受苦,如入地獄。

不,荒原狼的一瞥還看穿了整個時代,看穿了所有浮躁的裝腔作勢,所有追名逐利、浮華虛榮,所有自負淺薄的精神世界中的遊戲 —— 啊!不幸的是,這一瞥還更為深刻地看穿了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精神世界、我們在文化上的匱乏和無望。它直逼人性要害,在短短一瞬,就意味深長地道出了一位思想家,或許是位先知對尊嚴和人類生活意義的懷疑。這一瞥似乎在說:“看!我們就這麼蠢!看!這就是人!” 一切名譽、才智,一切精神上的成就,一切對傑出的追求,對人性的偉大和不朽的追求,統統不過是場愚蠢的遊戲!

我看見他身上的孤寂和他心靈的死亡。這一時期,我越來越意識到,這個痛苦之人的病不是發自他秉性中的缺陷,相反,源於他既豐富又無法和諧的天賦和力量。我斷定哈勒是位擅長受苦的天才。依照尼采的某些說法,他自身孕育出一種天賦,一種無限而驚人的承受痛苦的才能。我同時斷定,他的悲觀不是基於蔑視世界,而是基於蔑視他自己,因為他在毫不留情地鞭撻批判各類機構、各種人物時,從未將他本人剔除在外。他的矛頭總是最先直指他自己。他是他最先憎惡和否定的人……

他受過堪稱慈愛,卻極為嚴苛、虔誠的父母和老師的教育。這些人拿 “碾轧意志” 充當教育根本,但在這名學生身上,對個性的泯滅和意志的碾轧並未取得成功。他太強大,太倔強,太驕傲,天分太高。教育沒能泯滅他的個性,卻唯獨教會他一件事:憎惡自己。反對他自己,反對他無辜而高貴的本體,耗尽了他整整一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無論如何,在這一點上,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基督徒,徹頭徹尾的殉道者。他將他力所能及的一切尖酸刻薄、一切批判、一切邪惡、一切仇恨,首先指向他自己。而對待周圍的人,他則持續不變地拿出英勇的氣概和嚴肅的態度,去試著愛他們,公正地待他們,不傷害他們。因為在他心中,愛鄰人和恨自己同樣根深蒂固。如此一來,他整個一生都在佐證這樣一個道理:不自愛的人不可能博愛,對自我的憎惡同樣如此,它最終會如同極度的自私一樣,招致可怕的孤立和絕望。

‘大多數人在不會游泳時不想游泳。’多麼機趣,不是嗎?他們當然不想游泳!他們為陸地而生,而非為水。他們當然也不願思考,他們為活著而生,不為思考!是的,誰若思考,視思考為頭等重要的事,他雖然可以持續深遠地思考下去,但他卻誤把陸地當成水,終有一天會被淹死。”

他深知自己與世隔絕,但他不會自殺,因為殘存的信念告訴他,他必須品嘗痛苦,品嘗心中邪惡的痛苦,直至終點。他必須死於忍受這種痛苦。

這全部的文字意味著一次地獄之旅,一次時而憂懼時而英勇的旅行,在幽暗的靈魂世界的混沌中,以意志穿越地獄,直面混沌,忍受邪惡,直至終點。

每個時代、每種文化、每種習俗和傳統都有自己的風格,都有與之相宜的柔和與冷酷,美與殘忍,都視承受某些苦難、忍耐某種惡習為理所當然。人類唯有生活在兩個時代、兩種文化和宗教的衝突間,才真正受苦,如入地獄。


1#

因為我所詛咒的、最為厭惡的,首先是這種市民氣的滿足、健康和愜意,這種精心維護的樂觀,這種被滋養馴化的中庸和庸常。

我也喜歡這種反差:我的寂寞、我的冷酷無情和疲於奔命、我渾噩無序的生活與這種家庭及其市民氣之間的反差。我喜歡在樓梯上呼吸這裡安靜有序、整潔守禮的溫順氣息,它總是在我憎恨市民社會之餘帶給我感動。

啊!在我們過的這種心滿意足的日子裡,在市民氣十足又精神匱乏的時代中,在眼下這些建築、這些店鋪裡,在政治家和人群中,要捕獲神的蹤跡多麼困難!我怎能不做一匹荒原狼,一個可憐的遁世者。世人的目標不是我的目標。世人的歡樂不是我的歡樂。

我就如我時常自誇的一樣,是匹真正的荒原狼,一頭迷失在它無法理解又深感陌生的世界中的野獸。它再也找不到它的家,它的空氣,它的食物。

即便我是只迷途的野獸,無法理解周遭的世界,我愚昧的生活也有意義,我身上的某些東西,也能給予回應,接收來自高遠世界的呼喚。

誰在他生命的廢墟上尋找殘破的意義,忍受著無意義之事的折磨,過著近乎瘋狂的日子,卻秘密地在最後的迷狂與混亂中,渴望啟示和親近上帝?

因為我所詛咒的、最為厭惡的,首先是這種市民氣的滿足、健康和愜意,這種精心維護的樂觀,這種被滋養馴化的中庸和庸常。

我也喜歡這種反差:我的寂寞、我的冷酷無情和疲於奔命、我渾噩無序的生活與這種家庭及其市民氣之間的反差。我喜歡在樓梯上呼吸這裡安靜有序、整潔守禮的溫順氣息,它總是在我憎恨市民社會之餘帶給我感動。

啊!在我們過的這種心滿意足的日子裡,在市民氣十足又精神匱乏的時代中,在眼下這些建築、這些店鋪裡,在政治家和人群中,要捕獲神的蹤跡多麼困難!我怎能不做一匹荒原狼,一個可憐的遁世者。世人的目標不是我的目標。世人的歡樂不是我的歡樂。

我就如我時常自誇的一樣,是匹真正的荒原狼,一頭迷失在它無法理解又深感陌生的世界中的野獸。它再也找不到它的家,它的空氣,它的食物。

即便我是只迷途的野獸,無法理解周遭的世界,我愚昧的生活也有意義,我身上的某些東西,也能給予回應,接收來自高遠世界的呼喚。

誰在他生命的廢墟上尋找殘破的意義,忍受著無意義之事的折磨,過著近乎瘋狂的日子,卻秘密地在最後的迷狂與混亂中,渴望啟示和親近上帝?


2#

追求權力者毀於權力,追求財富者毀於財富,卑躬屈膝者毀於盲從,貪圖淫樂者毀於貪欲,而荒原狼,則毀於他的特立獨行。他達到了目的,越來越獨立而為,沒有人能朝他發號施令,他從不聽命於人。他自由而獨立地決定他的行為和取捨。每個強大的人都毋庸置疑,能得到他內心真正追求的東西。但獲得自由的哈里卻突然意識到,他的自由是死亡。他孑然一身,世界以一種可怕的方式讓他陷入寂靜。人們對他漠不關心,他對自己也漠不關心。他在越來越稀薄的空氣中漸漸窒息。他孤獨,與旁人毫無關聯。於是他處於如下境地:孤獨和獨立不再是他的願望和目標,而是他的命運,他的審判。魔咒一旦生效,就再也無法收回。

就這樣,他總是認可和肯定他天性和作為的一半。他的一半反抗著另一半,一半否定著另一半。他出身於一個有教養的市民家庭,在固化的禮儀和習俗中長大。他靈魂的一部分始終維系在這個世界的秩序中,儘管他早已形成了超越市民規範認可尺度的個性,早已從市民理想和信仰中跳脫出來。

的確,市民階級的生命力絕非來自他們中正常成員的品性,而是來自他們中大量存在的邊緣人。由於市民群體的理想模糊不清,具有彈性,眾多邊緣人、眾多頑強野蠻之人得以被收納進來。我們的荒原狼哈里就是典型一例。荒原狼,一個遠遠超越了衡量市民的準則,發育出個體性的人;一個懂得陶醉於冥想,正如懂得竊喜於仇恨和自我仇恨的人;一個蔑視法律、美德和常識,卻依然是市民精神的囚徒,無法擺脫市民性束縛的人。如此一來,廣泛的人群駐紮在真正具備市民性的原生人群周圍,他們成千上萬,富有生命力和智慧。他們個個超越了市民精神,肩負使命,以勢在必行的態勢活出了生命的強度,卻又個個出於幼稚的情感依附於市民性,沾染了弱化的生命強度,以某種方式滯留在市民群體中間,屬於它,受其約束,為其服務。

他們中唯有最強大的人,才能衝破市民性的大氣,步入宇宙,其餘人則認命或最終妥協。他們蔑視它,又屬於它。為了生存,他們最終必須肯定它,強化它,讚美它。這雖不致讓這群人陷入悲劇,卻足以給他們帶來可觀的災禍和厄運。他們的天賦在災禍和厄運的地獄中煎熬著結出碩果。少數掙脫束縛的人步入絕對境地,他們以令人欽佩的方式走向毀滅。他們是悲劇的。他們是極少數。其他那些依然受市民性制約的人,常常因才華受到市民群體的尊重。在他們面前,敞開著一道第三王國之門,一個虛構卻獨立自主的世界:幽默。而不得安寧的荒原狼們,則持續忍受著可怕的苦難,他們缺乏走向悲劇、衝破束縛、步入星空所必需的力量。他們能感知絕對境地的召喚,卻無法在絕對境地生活:假如他們的精神能在痛苦中變得強大而靈活,那麼他們自當發現通往幽默的均衡之路。幽默始終存在於市民氣中,儘管真正的市民沒有能力理解幽默。在幽默的幻覺天體,荒原狼們全部棘手而複雜的理想均有望得以實現。

活在塵世,就像並非活在塵世,尊重法律,又超越法律,去佔有,一若一無所有,去放棄,又似乎絕不放棄 —— 所有這些深得青睞、不斷被表達的崇高處世之道,唯有幽默有能力實現它。

為了實現這種目標,或為了有朝一日他能有勇氣縱身躍入宇宙,像他這樣一匹荒原狼必須直面自身,考察靈魂深處的混亂,獲得足夠的自我意識。這樣一來,他可疑的存在將顯現其不可變更性,他將不可能一次次從欲望的深淵逃向傷感的哲學慰藉,再從這種慰藉逃向對狼性的盲目陶醉。狼和人將被迫脫下錯誤的感性面具,赤裸地直視彼此。他們要麼破裂、永恆分離,以致永無荒原狼,要麼在幽默之光中締結理智的姻緣。

因為人類沒有高級思維能力。即便是最有智慧學識的人,也經常戴著極其天真粗陋、充滿謊言的程式化眼鏡看待世界和自己 —— 尤其是看待自己!

假如那些天賦過人又溫柔細膩的人類靈魂,能漸漸意識到他們人格的多重性,假如他們,每位天才,都能擺脫人格單一的妄念,感知到 “我” 不是單獨,而是多重,由多個部分組成,那麼只要他們表達出這種意識和感知,多數人就會立即將他們囚禁起來並求助科學,確診他們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以免從這些不幸者口中聽聞真理的呐喊。

可以說,人不是固定的、持續不變的構造(這是古代理想,雖然有悖當時哲人們的直覺)。人是過渡,是自然與精神間一座狹長而危險的橋梁。他內在的使命是走向精神,走向上帝,而熱誠的內在渴望則驅使他回歸自然,回歸母體:他的生命戰戰兢兢地搖擺在兩種力量間。

追求權力者毀於權力,追求財富者毀於財富,卑躬屈膝者毀於盲從,貪圖淫樂者毀於貪欲,而荒原狼,則毀於他的特立獨行。他達到了目的,越來越獨立而為,沒有人能朝他發號施令,他從不聽命於人。他自由而獨立地決定他的行為和取捨。每個強大的人都毋庸置疑,能得到他內心真正追求的東西。但獲得自由的哈里卻突然意識到,他的自由是死亡。他孑然一身,世界以一種可怕的方式讓他陷入寂靜。人們對他漠不關心,他對自己也漠不關心。他在越來越稀薄的空氣中漸漸窒息。他孤獨,與旁人毫無關聯。於是他處於如下境地:孤獨和獨立不再是他的願望和目標,而是他的命運,他的審判。魔咒一旦生效,就再也無法收回。

就這樣,他總是認可和肯定他天性和作為的一半。他的一半反抗著另一半,一半否定著另一半。他出身於一個有教養的市民家庭,在固化的禮儀和習俗中長大。他靈魂的一部分始終維系在這個世界的秩序中,儘管他早已形成了超越市民規範認可尺度的個性,早已從市民理想和信仰中跳脫出來。

的確,市民階級的生命力絕非來自他們中正常成員的品性,而是來自他們中大量存在的邊緣人。由於市民群體的理想模糊不清,具有彈性,眾多邊緣人、眾多頑強野蠻之人得以被收納進來。我們的荒原狼哈里就是典型一例。荒原狼,一個遠遠超越了衡量市民的準則,發育出個體性的人;一個懂得陶醉於冥想,正如懂得竊喜於仇恨和自我仇恨的人;一個蔑視法律、美德和常識,卻依然是市民精神的囚徒,無法擺脫市民性束縛的人。如此一來,廣泛的人群駐紮在真正具備市民性的原生人群周圍,他們成千上萬,富有生命力和智慧。他們個個超越了市民精神,肩負使命,以勢在必行的態勢活出了生命的強度,卻又個個出於幼稚的情感依附於市民性,沾染了弱化的生命強度,以某種方式滯留在市民群體中間,屬於它,受其約束,為其服務。

他們中唯有最強大的人,才能衝破市民性的大氣,步入宇宙,其餘人則認命或最終妥協。他們蔑視它,又屬於它。為了生存,他們最終必須肯定它,強化它,讚美它。這雖不致讓這群人陷入悲劇,卻足以給他們帶來可觀的災禍和厄運。他們的天賦在災禍和厄運的地獄中煎熬著結出碩果。少數掙脫束縛的人步入絕對境地,他們以令人欽佩的方式走向毀滅。他們是悲劇的。他們是極少數。其他那些依然受市民性制約的人,常常因才華受到市民群體的尊重。在他們面前,敞開著一道第三王國之門,一個虛構卻獨立自主的世界:幽默。而不得安寧的荒原狼們,則持續忍受著可怕的苦難,他們缺乏走向悲劇、衝破束縛、步入星空所必需的力量。他們能感知絕對境地的召喚,卻無法在絕對境地生活:假如他們的精神能在痛苦中變得強大而靈活,那麼他們自當發現通往幽默的均衡之路。幽默始終存在於市民氣中,儘管真正的市民沒有能力理解幽默。在幽默的幻覺天體,荒原狼們全部棘手而複雜的理想均有望得以實現。

活在塵世,就像並非活在塵世,尊重法律,又超越法律,去佔有,一若一無所有,去放棄,又似乎絕不放棄 —— 所有這些深得青睞、不斷被表達的崇高處世之道,唯有幽默有能力實現它。

為了實現這種目標,或為了有朝一日他能有勇氣縱身躍入宇宙,像他這樣一匹荒原狼必須直面自身,考察靈魂深處的混亂,獲得足夠的自我意識。這樣一來,他可疑的存在將顯現其不可變更性,他將不可能一次次從欲望的深淵逃向傷感的哲學慰藉,再從這種慰藉逃向對狼性的盲目陶醉。狼和人將被迫脫下錯誤的感性面具,赤裸地直視彼此。他們要麼破裂、永恆分離,以致永無荒原狼,要麼在幽默之光中締結理智的姻緣。

因為人類沒有高級思維能力。即便是最有智慧學識的人,也經常戴著極其天真粗陋、充滿謊言的程式化眼鏡看待世界和自己 —— 尤其是看待自己!

假如那些天賦過人又溫柔細膩的人類靈魂,能漸漸意識到他們人格的多重性,假如他們,每位天才,都能擺脫人格單一的妄念,感知到 “我” 不是單獨,而是多重,由多個部分組成,那麼只要他們表達出這種意識和感知,多數人就會立即將他們囚禁起來並求助科學,確診他們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以免從這些不幸者口中聽聞真理的呐喊。

可以說,人不是固定的、持續不變的構造(這是古代理想,雖然有悖當時哲人們的直覺)。人是過渡,是自然與精神間一座狹長而危險的橋梁。他內在的使命是走向精神,走向上帝,而熱誠的內在渴望則驅使他回歸自然,回歸母體:他的生命戰戰兢兢地搖擺在兩種力量間。


3#

人” 不是完美的造物,而是一種精神需求,一種遙遠的、既令人渴望又令人恐懼的可能性。在通往它的路上,恰恰是那些今天上了斷頭台,明天上了紀念碑的少數人,經受著可怕的折磨,又心醉神迷地走了短短一段 —— 荒原狼對此也有所感知。可是他身上與狼相對的被稱為 “人” 的東西,卻大部分無外乎是市民概念中的平庸之 “人”。哈里雖然能預知通往真正為人的道路,通往不朽者的道路,有時也能邁出微小遲疑的一步,並為此付出過痛苦和孤獨的巨大代價,但在他的靈魂深處,他卻害怕那至高要求,害怕去肯定並努力實現精神所求的真正成人,害怕走上通往永恆的窄路。他清楚地感覺到,這條路會帶他走向更深的痛苦,令他遭人唾棄,逼他徹底放棄,或許會將他送上斷頭台 —— 即便這條路的盡頭是誘人的不朽,他也不願忍受痛苦中的痛苦,死亡中的死亡。儘管他比市民們對 “成為真正的人” 這一目標更有意識,卻依然緊閉雙眼,拒絕認清:絕望地依賴於 “我”,絕望又不願去死,是通向永恆死亡的可靠道路,而去死,去脫胎換骨,將自我永恆地獻身於變換,才是通達不朽的道路。

你已經走上一條 “成為人” 的更漫長、更艱難的道路。你的雙重性格會更為頻繁地激增。你的複雜性將更為複雜。你無法讓世界縮小,無法讓你的靈魂簡化,相反,或許為了有一天能走向終點,走向安寧,你會將更多世界,最終將整個世界,嵌入你痛苦地擴張的靈魂中。這是佛陀走過的路,是每位偉大人物走過的路。他們中有人心明,有人無意,卻都完成了這一冒險歷程。每一次誕生都意味著掙脫宇宙,意味著與上帝的隔絕和分離,意味著痛苦的新生。而回歸宇宙,廢除個體分化的痛苦,成為上帝,意味著他的靈魂要擴張到能夠重新包容整個宇宙。

一個有能力理解佛陀的人,一個對人性的升華與墮落有所感知的人,不該生活在一個被常識、民主和市民教育主宰的世界。他只是出於膽怯生活其中,而每當這個世界的尺度折磨困擾他,每當狹窄的市民社會空間對他來說過於擁擠時,他就將自身歸咎於狼,卻不想知道,狼有時是他身上最好的部分。

我們現在告別哈里,讓他獨自繼續上路。假如他已站在不朽者之列,已抵達他視為艱難困苦之路的目的地,那麼他該多麼驚訝地回顧他的奔忙與遲疑,回顧他路上遭逢的荊棘遍布與曲折。他該如何對這匹荒原狼報以鼓舞的、譴責的、同情又愉快的微笑!

人” 不是完美的造物,而是一種精神需求,一種遙遠的、既令人渴望又令人恐懼的可能性。在通往它的路上,恰恰是那些今天上了斷頭台,明天上了紀念碑的少數人,經受著可怕的折磨,又心醉神迷地走了短短一段 —— 荒原狼對此也有所感知。可是他身上與狼相對的被稱為 “人” 的東西,卻大部分無外乎是市民概念中的平庸之 “人”。哈里雖然能預知通往真正為人的道路,通往不朽者的道路,有時也能邁出微小遲疑的一步,並為此付出過痛苦和孤獨的巨大代價,但在他的靈魂深處,他卻害怕那至高要求,害怕去肯定並努力實現精神所求的真正成人,害怕走上通往永恆的窄路。他清楚地感覺到,這條路會帶他走向更深的痛苦,令他遭人唾棄,逼他徹底放棄,或許會將他送上斷頭台 —— 即便這條路的盡頭是誘人的不朽,他也不願忍受痛苦中的痛苦,死亡中的死亡。儘管他比市民們對 “成為真正的人” 這一目標更有意識,卻依然緊閉雙眼,拒絕認清:絕望地依賴於 “我”,絕望又不願去死,是通向永恆死亡的可靠道路,而去死,去脫胎換骨,將自我永恆地獻身於變換,才是通達不朽的道路。

你已經走上一條 “成為人” 的更漫長、更艱難的道路。你的雙重性格會更為頻繁地激增。你的複雜性將更為複雜。你無法讓世界縮小,無法讓你的靈魂簡化,相反,或許為了有一天能走向終點,走向安寧,你會將更多世界,最終將整個世界,嵌入你痛苦地擴張的靈魂中。這是佛陀走過的路,是每位偉大人物走過的路。他們中有人心明,有人無意,卻都完成了這一冒險歷程。每一次誕生都意味著掙脫宇宙,意味著與上帝的隔絕和分離,意味著痛苦的新生。而回歸宇宙,廢除個體分化的痛苦,成為上帝,意味著他的靈魂要擴張到能夠重新包容整個宇宙。

一個有能力理解佛陀的人,一個對人性的升華與墮落有所感知的人,不該生活在一個被常識、民主和市民教育主宰的世界。他只是出於膽怯生活其中,而每當這個世界的尺度折磨困擾他,每當狹窄的市民社會空間對他來說過於擁擠時,他就將自身歸咎於狼,卻不想知道,狼有時是他身上最好的部分。

我們現在告別哈里,讓他獨自繼續上路。假如他已站在不朽者之列,已抵達他視為艱難困苦之路的目的地,那麼他該多麼驚訝地回顧他的奔忙與遲疑,回顧他路上遭逢的荊棘遍布與曲折。他該如何對這匹荒原狼報以鼓舞的、譴責的、同情又愉快的微笑!


4#

只是,我花了很長時間才認清,遊戲也終有飽足之時。

只是,我花了很長時間才認清,遊戲也終有飽足之時。


5#

我對認知和見解不再有任何興趣。恰恰是它們過度的豢養,我才承受著刺痛,才為能意識到並看清自己的處境感到羞恥。

但我迫切需要、絕對渴求的不是知識和觀點,而是去經歷,去決斷,去撞擊和飛躍。

但如果你需要別人的許可才能享受快樂,那你真是個可憐蟲。

我曾多次表達過我的觀點:每個民族甚至每個人,與其蒙蔽在捏造的政治追責問題上,不如審視自身,檢討自己以哪些錯誤、疏漏,哪些陳規陋習對戰爭和其他世上的災難負有責任。這也許是避免下一場戰爭的唯一辦法。他們因此不能原諒我。他們當然自認無辜:皇帝、將軍、大工業家、政客、報刊 —— 都沒有錯,都不用承擔責任。人們可以認為大地上除了躺著千萬具陣亡的屍體外,一切都好極了!

思考一小時,反省片刻,扪心自問,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參與了世間的混亂和邪惡 —— 你看,沒人願意這麼做!一切還會一如既往地繼續下去。一天一天,還會有成千上萬熱衷於準備下一場戰爭。自從明白了這一點後,我就陷入絕望,身心麻痹。對我來說,我不再有祖國了,不再有理想。一切不過是為挑撥下一場戰爭的人預備的勳章。任何關於人道主義的思考、言說、書寫都毫無意義,任何盤旋在頭腦中的好思想都毫無意義 —— 兩三個人這麼做,卻會有上千份報紙雜誌,上千次演講、公開或秘密的會議在日復一日地爭取和實現相反的目標。

我們終有一死,一切都是徒勞。對這種真相的妥協,只會讓生命變得平庸愚蠢。難道我們該放棄一切,放棄所有精神追求,放棄理想和人性?繼續讓野心和金錢來操弄我們,而我們只顧一杯杯喝著啤酒,等待下一次戰時動員?

即便你知道你的鬥爭終將失敗,你的生活仍不是平庸和愚蠢的,哈里,如果你為了美好事物和理想戰鬥,並認為你一定會成功,那倒要平庸得多。難道理想都能實現?我們人活著,難道是為戰勝死亡?不,我們活著,是為畏懼死亡,再愛上它。正因為它,微弱的生命才綻放短暫的光芒。

我對認知和見解不再有任何興趣。恰恰是它們過度的豢養,我才承受著刺痛,才為能意識到並看清自己的處境感到羞恥。

但我迫切需要、絕對渴求的不是知識和觀點,而是去經歷,去決斷,去撞擊和飛躍。

但如果你需要別人的許可才能享受快樂,那你真是個可憐蟲。

我曾多次表達過我的觀點:每個民族甚至每個人,與其蒙蔽在捏造的政治追責問題上,不如審視自身,檢討自己以哪些錯誤、疏漏,哪些陳規陋習對戰爭和其他世上的災難負有責任。這也許是避免下一場戰爭的唯一辦法。他們因此不能原諒我。他們當然自認無辜:皇帝、將軍、大工業家、政客、報刊 —— 都沒有錯,都不用承擔責任。人們可以認為大地上除了躺著千萬具陣亡的屍體外,一切都好極了!

思考一小時,反省片刻,扪心自問,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參與了世間的混亂和邪惡 —— 你看,沒人願意這麼做!一切還會一如既往地繼續下去。一天一天,還會有成千上萬熱衷於準備下一場戰爭。自從明白了這一點後,我就陷入絕望,身心麻痹。對我來說,我不再有祖國了,不再有理想。一切不過是為挑撥下一場戰爭的人預備的勳章。任何關於人道主義的思考、言說、書寫都毫無意義,任何盤旋在頭腦中的好思想都毫無意義 —— 兩三個人這麼做,卻會有上千份報紙雜誌,上千次演講、公開或秘密的會議在日復一日地爭取和實現相反的目標。

我們終有一死,一切都是徒勞。對這種真相的妥協,只會讓生命變得平庸愚蠢。難道我們該放棄一切,放棄所有精神追求,放棄理想和人性?繼續讓野心和金錢來操弄我們,而我們只顧一杯杯喝著啤酒,等待下一次戰時動員?

即便你知道你的鬥爭終將失敗,你的生活仍不是平庸和愚蠢的,哈里,如果你為了美好事物和理想戰鬥,並認為你一定會成功,那倒要平庸得多。難道理想都能實現?我們人活著,難道是為戰勝死亡?不,我們活著,是為畏懼死亡,再愛上它。正因為它,微弱的生命才綻放短暫的光芒。


6#

因為我就像你。因為我和你一樣孤獨,和你一樣,無法愛生活、愛人、愛自己,無法嚴肅地對待生活,對待他人和自己。我就像你。是的,總有些這樣的人,對生活要求極高,又無法忍受生活的愚蠢和粗暴。

隨著我過去自誇人格的逐步毀滅,我開始理解,為何從前的我如此絕望卻極度害怕死亡。我開始意識到,對死亡可恥又可惡的畏懼,是我虛偽的市民氣的一部分。那位哈里先生 —— 才華橫溢的作家,精通莫扎特和歌德的音樂行家,曾撰寫思考人性、思考藝術的形而上學、思考天才與悲劇的文章的有見地的寫手,隱居斗室書堆中的感傷隱士,一步步墮入自我批判的深淵,卻無法在任何一處證明自己。那位聰明有趣的哈里先生,雖然大肆宣揚理性和人性,激烈地抗議戰爭的殘暴,卻在戰爭期間並未遭受他的思想理應導致的惡果 —— 被拉赴刑場,處以槍決,而是找到了某種適應方式 —— 當然,是極為高尚體面的方式,卻不過是一種妥協罷了。此外他本反對強權和剝削,卻在銀行裡存有多家工商企業的證券,且毫無愧意地消費著這些證券的利息。一切莫不如是。哈里・哈勒巧妙地將自己伪装成理想主義者和憤世嫉俗者,伪装成悲傷的遁世者和憤怒的預言家,但骨子裡,他不過是個布爾喬亞。他認為赫米娜過的那種日子卑賤下流,他為夜晚在飯館揮霍時光和金錢感到氣憤、良心不安,卻並不尋求自身的解放和完美,相反,他極度渴望回到精神遊戲仍能為他帶來樂趣和聲望的安逸年代,正如那些他蔑視和嘲諷的報紙讀者們渴望回到戰前的理想時光一樣,因為比起在受苦中成長,那時的生活要愜意得多。見鬼!令人作噁的哈里先生!我還抓著他不放,抓著他濒临脱落的面具,留戀他賣弄才情,留戀他對無序和變故(包括死亡)的市民性恐慌。我譏笑妒嫉新生的哈里,那个有幾分羞怯的舞場上可笑的半吊子,拿他和捏造的從前那幅理想中的哈里畫像對比,並從中發現了自身一切致命的、與前幾天教授家裡那幅惱人的歌德蝕版畫完全一致的特徵。而他自己,老哈里,原本正是這樣一位被市民們理想化的歌德,一位精神上的英雄,目光高貴,周身如同打蠟般煥發出莊嚴、智慧和人性的光輝,因自己崇高的靈魂而得意忘形!見鬼,這幅可愛的畫上如今戳出了幾個不懷好意的窟窿,理想中的哈里先生已經悲慘地被肢解!他看上去就像一個被歹徒洗劫、穿著破爛的達官顯貴。要是他夠聰明,他就該學會扮演衣衫襤褸的貧者,可他偏偏自認破衣爛衫上仍掛著勳章,眼淚汪汪地要求繼續得到他失去的尊嚴。

我們這些崇尚精神性的人,在現實中無家可歸,與現實為敵,格格不入。為此,精神性在德意志的現實、歷史、政治和公共輿論中如此卑微。固然,我經常思考這些問題,有時難免強烈地渴望去塑造現實,去認真負責地有所作為,而不僅僅從事審美和精神上的工藝活動,結果卻總以屈服和向厄運低頭告終。將軍們和重工業家們說得沒錯:我們這些 “精神信徒” 百無一用。我們是一群可有可無、不諳世故、不負責任的空談家。見鬼!真想拿起剃刀!

我再次領略了我在痛苦中長久遺忘的東西。它們是我一生的財富,並將繼續不可磨滅地存在下去。這些經歷已化作星辰,儘管被遺忘,卻永恆不滅。它們是一串我生命中的傳奇,而那熠熠星光就是我生存得堅如磐石的價值。我的生活艱辛不幸,奔波潦倒,讓人陷入絕望,甚至否定人生 —— 它嘗盡了人類命運之苦鹽,卻豐足自負,即便在痛苦中也活得如同王者。哪怕我在通往覆滅的路上荒廢了年華,滿是悲凄,我人生的核心仍是高貴的。它不卑賤,有品性,它不關乎金錢,卻關乎星辰。

因為我就像你。因為我和你一樣孤獨,和你一樣,無法愛生活、愛人、愛自己,無法嚴肅地對待生活,對待他人和自己。我就像你。是的,總有些這樣的人,對生活要求極高,又無法忍受生活的愚蠢和粗暴。

隨著我過去自誇人格的逐步毀滅,我開始理解,為何從前的我如此絕望卻極度害怕死亡。我開始意識到,對死亡可恥又可惡的畏懼,是我虛偽的市民氣的一部分。那位哈里先生 —— 才華橫溢的作家,精通莫扎特和歌德的音樂行家,曾撰寫思考人性、思考藝術的形而上學、思考天才與悲劇的文章的有見地的寫手,隱居斗室書堆中的感傷隱士,一步步墮入自我批判的深淵,卻無法在任何一處證明自己。那位聰明有趣的哈里先生,雖然大肆宣揚理性和人性,激烈地抗議戰爭的殘暴,卻在戰爭期間並未遭受他的思想理應導致的惡果 —— 被拉赴刑場,處以槍決,而是找到了某種適應方式 —— 當然,是極為高尚體面的方式,卻不過是一種妥協罷了。此外他本反對強權和剝削,卻在銀行裡存有多家工商企業的證券,且毫無愧意地消費著這些證券的利息。一切莫不如是。哈里・哈勒巧妙地將自己伪装成理想主義者和憤世嫉俗者,伪装成悲傷的遁世者和憤怒的預言家,但骨子裡,他不過是個布爾喬亞。他認為赫米娜過的那種日子卑賤下流,他為夜晚在飯館揮霍時光和金錢感到氣憤、良心不安,卻並不尋求自身的解放和完美,相反,他極度渴望回到精神遊戲仍能為他帶來樂趣和聲望的安逸年代,正如那些他蔑視和嘲諷的報紙讀者們渴望回到戰前的理想時光一樣,因為比起在受苦中成長,那時的生活要愜意得多。見鬼!令人作噁的哈里先生!我還抓著他不放,抓著他濒临脱落的面具,留戀他賣弄才情,留戀他對無序和變故(包括死亡)的市民性恐慌。我譏笑妒嫉新生的哈里,那个有幾分羞怯的舞場上可笑的半吊子,拿他和捏造的從前那幅理想中的哈里畫像對比,並從中發現了自身一切致命的、與前幾天教授家裡那幅惱人的歌德蝕版畫完全一致的特徵。而他自己,老哈里,原本正是這樣一位被市民們理想化的歌德,一位精神上的英雄,目光高貴,周身如同打蠟般煥發出莊嚴、智慧和人性的光輝,因自己崇高的靈魂而得意忘形!見鬼,這幅可愛的畫上如今戳出了幾個不懷好意的窟窿,理想中的哈里先生已經悲慘地被肢解!他看上去就像一個被歹徒洗劫、穿著破爛的達官顯貴。要是他夠聰明,他就該學會扮演衣衫襤褸的貧者,可他偏偏自認破衣爛衫上仍掛著勳章,眼淚汪汪地要求繼續得到他失去的尊嚴。

我們這些崇尚精神性的人,在現實中無家可歸,與現實為敵,格格不入。為此,精神性在德意志的現實、歷史、政治和公共輿論中如此卑微。固然,我經常思考這些問題,有時難免強烈地渴望去塑造現實,去認真負責地有所作為,而不僅僅從事審美和精神上的工藝活動,結果卻總以屈服和向厄運低頭告終。將軍們和重工業家們說得沒錯:我們這些 “精神信徒” 百無一用。我們是一群可有可無、不諳世故、不負責任的空談家。見鬼!真想拿起剃刀!

我再次領略了我在痛苦中長久遺忘的東西。它們是我一生的財富,並將繼續不可磨滅地存在下去。這些經歷已化作星辰,儘管被遺忘,卻永恆不滅。它們是一串我生命中的傳奇,而那熠熠星光就是我生存得堅如磐石的價值。我的生活艱辛不幸,奔波潦倒,讓人陷入絕望,甚至否定人生 —— 它嘗盡了人類命運之苦鹽,卻豐足自負,即便在痛苦中也活得如同王者。哪怕我在通往覆滅的路上荒廢了年華,滿是悲凄,我人生的核心仍是高貴的。它不卑賤,有品性,它不關乎金錢,卻關乎星辰。


7#

想是的!我滿足於我的幸福,還能承受更多幸福。但假如這種幸福讓我不時清醒個把鐘頭,喚醒我的渴望,那麼我所渴望的,不是永遠擁有這種幸福,而是去受苦,只是比過去苦得少一些,美一些。我渴望受苦。苦難讓我甘願去死,讓我為死亡做好準備。

今天我想告訴你我早就知道,你也早就知道的事。不過,你可能沒對自己說過。讓我來告訴你我知道的,我和你,我們的命運。哈里,你是個藝術家、思想家,是個充滿喜悅又有信仰的人。你始終在追求偉大和永恆,從不貪圖漂亮和卑微的事物。可生活越是喚醒你,使你回歸本性,你的危機感就越重,痛苦就越深,直至你陷入絕望和焦慮,透不过氣來。而一切你所了解的神聖優美,你所熱愛和尊敬的東西,你對人性和人類崇高命運的信念,都無法幫助你,都變得毫無價值,甚至化為烏有。你的信仰再也找不到可以呼吸的空氣。窒息是一種痛苦的死法,對嗎,哈里?這是你的命運嗎?

你是對的,荒原狼,你完全正確,可你注定毀滅。對於當今這個簡單舒適、容易滿足的世界來說,你要求太高,訴求太多。它會拋棄你,因為你不合時宜。今天,活得快活的人,絕非你我之輩。想要真正的音樂,剔除噪音,希望靈魂取代金錢,真正的工作取代生意,真正的激情取代消遣 —— 對於有這些願望的人來說,這個華麗的世界絕非他的家園……

學校裡的所謂‘世界史’以及學生們為了受教育必須背誦的東西,所有英雄、天才,偉大事跡和情感,不過是以教育為目的捏造的騙局,以便孩子們在學齡期不得空閒。歷來如此,未來也不會改變:時間和世界,財富和權力屬於小人、庸人,而其他人,真正的人,除了死亡一無所有。

但是,每個真實行動的畫面、真正情感的力量,即便無人知曉,無人看見,無人為後人記錄保存下來,也隸屬永恆。在永恆中,沒有後世,唯有當下。

往往對此了解最多。他們為此創立了聖事,創立了他們的聖徒會。聖人才是真正的人,是救主的弟兄。通往他們的路需要我們以永不停歇的善舉,堅定的信念和愛走完整整一生。早期的畫家們將聖徒會描繪在一片金色的天空中,光芒四射,美麗和平 —— 它就是我之前說的‘永恆’,是時間和表象的彼岸國度。那是我們的歸宿,我們的家。我們的心向往那裡,荒原狼,這正是我們渴望死的原因。你會在那裡看見你的歌德,你的諾瓦利斯和莫扎特。而我將找到我的聖人,克里斯托弗 [插圖]、斐理伯・內里 [插圖] 和所有聖人。許多聖人曾是邪惡的罪人。罪行可以成為一條通往神聖的路,罪人和惡人也可以成聖。

我又想起我的歌德夢,想起那位老智者,他超人般的笑,他和我開的不朽的玩笑。我現在才理解歌德的笑,那是不朽者之笑。這種笑不是朝向某人,它只是光,是神聖。它是一個真正的人經歷了諸多痛苦、錯誤、惡習、激情和誤解步入永恆,步入太空後留下的笑。而 “永恆” 無非是擺脫時間。某種意義上,永恆是返璞歸真,是回歸蒼穹。

對此,我不屑一顧。我不是現代人,也不是老派人。我已出離時代,接近死亡,一心求死。我不反對多愁善感,我很高興也很感激,在我焦灼的心中仍能感受到一絲類似多愁善感的情緒。於是我任憑自己墮入對老酒館的回憶,對老舊而笨重的座椅的依戀,墮入煙酒的氣味中,墮入這一切給我的一絲習慣、溫暖,故鄉的感覺。告別是美的,溫柔的。我喜愛這裡硬邦邦的座椅、粗笨的酒杯,喜愛阿爾薩斯酒的果味,喜愛這間酒館中我熟悉的每樣東西,喜愛那些失意的人,他們做夢般喝酒的樣子,我早就是他們的弟兄。我在這裡感受到的小市民愁緒,輕柔地糅雜著少年時老式客棧的浪漫氣息。那時,客棧、紅酒和雪茄還是被禁止的、陌生而美妙的事物。只是荒原狼並未一躍而起,朝我張牙舞爪,將我的感傷撕成碎片。我平靜地坐著,被往事和如今業已衰微的命運餘暉映紅。

想是的!我滿足於我的幸福,還能承受更多幸福。但假如這種幸福讓我不時清醒個把鐘頭,喚醒我的渴望,那麼我所渴望的,不是永遠擁有這種幸福,而是去受苦,只是比過去苦得少一些,美一些。我渴望受苦。苦難讓我甘願去死,讓我為死亡做好準備。

今天我想告訴你我早就知道,你也早就知道的事。不過,你可能沒對自己說過。讓我來告訴你我知道的,我和你,我們的命運。哈里,你是個藝術家、思想家,是個充滿喜悅又有信仰的人。你始終在追求偉大和永恆,從不貪圖漂亮和卑微的事物。可生活越是喚醒你,使你回歸本性,你的危機感就越重,痛苦就越深,直至你陷入絕望和焦慮,透不过氣來。而一切你所了解的神聖優美,你所熱愛和尊敬的東西,你對人性和人類崇高命運的信念,都無法幫助你,都變得毫無價值,甚至化為烏有。你的信仰再也找不到可以呼吸的空氣。窒息是一種痛苦的死法,對嗎,哈里?這是你的命運嗎?

你是對的,荒原狼,你完全正確,可你注定毀滅。對於當今這個簡單舒適、容易滿足的世界來說,你要求太高,訴求太多。它會拋棄你,因為你不合時宜。今天,活得快活的人,絕非你我之輩。想要真正的音樂,剔除噪音,希望靈魂取代金錢,真正的工作取代生意,真正的激情取代消遣 —— 對於有這些願望的人來說,這個華麗的世界絕非他的家園……

學校裡的所謂‘世界史’以及學生們為了受教育必須背誦的東西,所有英雄、天才,偉大事跡和情感,不過是以教育為目的捏造的騙局,以便孩子們在學齡期不得空閒。歷來如此,未來也不會改變:時間和世界,財富和權力屬於小人、庸人,而其他人,真正的人,除了死亡一無所有。

但是,每個真實行動的畫面、真正情感的力量,即便無人知曉,無人看見,無人為後人記錄保存下來,也隸屬永恆。在永恆中,沒有後世,唯有當下。

往往對此了解最多。他們為此創立了聖事,創立了他們的聖徒會。聖人才是真正的人,是救主的弟兄。通往他們的路需要我們以永不停歇的善舉,堅定的信念和愛走完整整一生。早期的畫家們將聖徒會描繪在一片金色的天空中,光芒四射,美麗和平 —— 它就是我之前說的‘永恆’,是時間和表象的彼岸國度。那是我們的歸宿,我們的家。我們的心向往那裡,荒原狼,這正是我們渴望死的原因。你會在那裡看見你的歌德,你的諾瓦利斯和莫扎特。而我將找到我的聖人,克里斯托弗 [插圖]、斐理伯・內里 [插圖] 和所有聖人。許多聖人曾是邪惡的罪人。罪行可以成為一條通往神聖的路,罪人和惡人也可以成聖。

我又想起我的歌德夢,想起那位老智者,他超人般的笑,他和我開的不朽的玩笑。我現在才理解歌德的笑,那是不朽者之笑。這種笑不是朝向某人,它只是光,是神聖。它是一個真正的人經歷了諸多痛苦、錯誤、惡習、激情和誤解步入永恆,步入太空後留下的笑。而 “永恆” 無非是擺脫時間。某種意義上,永恆是返璞歸真,是回歸蒼穹。

對此,我不屑一顧。我不是現代人,也不是老派人。我已出離時代,接近死亡,一心求死。我不反對多愁善感,我很高興也很感激,在我焦灼的心中仍能感受到一絲類似多愁善感的情緒。於是我任憑自己墮入對老酒館的回憶,對老舊而笨重的座椅的依戀,墮入煙酒的氣味中,墮入這一切給我的一絲習慣、溫暖,故鄉的感覺。告別是美的,溫柔的。我喜愛這裡硬邦邦的座椅、粗笨的酒杯,喜愛阿爾薩斯酒的果味,喜愛這間酒館中我熟悉的每樣東西,喜愛那些失意的人,他們做夢般喝酒的樣子,我早就是他們的弟兄。我在這裡感受到的小市民愁緒,輕柔地糅雜著少年時老式客棧的浪漫氣息。那時,客棧、紅酒和雪茄還是被禁止的、陌生而美妙的事物。只是荒原狼並未一躍而起,朝我張牙舞爪,將我的感傷撕成碎片。我平靜地坐著,被往事和如今業已衰微的命運餘暉映紅。


9#

職責這一概念我固然不懂,現在不懂,可過去我卻經常與它打交道。我曾是名神學教授。此外我還當過兵,參過戰。所有出於職責,所有聽命權威和上級命令的事,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寧願反其道而行之。雖說我不懂什麼是職責,卻懂得什麼是罪責 —— 也許是一回事。母親生下我,我就有罪。我注定被判活下去,隸屬一個國家,成為士兵,去殺人,為軍備納稅。而現在,就在此刻,我再次背負生命的罪責,像曾經參戰時一樣,不得不去殺戮。不過,這次是我心甘情願,我已甘願負罪。我根本不反對砸碎這個愚蠢而擁擠的世界,我願意成為毀滅世界的幫手,也願意同它一起毀滅。

正如瘋狂,在某種更高的意義上,一切智慧始於瘋狂。也可以說,一切藝術和想象始於精神分裂症。對此,甚至學者們也有所認識,例如人們可以在《王子的魔力號角》這本有趣的書中讀到:一位學者辛勤的工作,通過與一些瘋子和關在瘋人院中的藝術家的天才合作得以高貴 —— 拿著,收好這些形象。遊戲會時常帶給您快樂。您可以將今日令您不堪忍受的傀儡,那些敗壞您遊戲的形象,降級為明日無關緊要的配角。您可以將那些似乎注定一時倒霉、交厄運的可憐小角色在下一場遊戲中變為公主。祝您愉快,我的先生。

我曾多麼愚蠢和幼稚!現在我知道,無論馴獸師、牧師、將軍還是瘋子,他們頭腦中謀劃的思想和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